小時候雖然住台北市大安區,但污水下水道尚未完備,每隔一陣子就有水肥車來家裡抽水肥;那年代台北的水肥車是美援貸款購買的,本來市政府打算用販賣水肥的收入償還貸款,可是市府水肥會一年的支出花費要200多萬元,就算把水肥全部賣光也不夠用,更別提應付車子維修、折舊問題,或買水肥新車、處理設備。雪上加霜的是1950年代,台北湧入的大量的外來人口,這個盆地居民飯後產生的水肥再也無處可去。
現代人可能不太了解,在50年代台北水肥處理過程:從各家收來的水肥經過處理、儲藏後,會賣給台北附近的農戶,一車「優等水肥」可以賣到48元。水肥會當時每天大約能清運500公噸水肥,不過運輸設備不足緣故,每天仍有1/5的量沒辦法按時清除。
水肥最大用途就是製造成肥料,但因車輛不足,只能供應台北近郊地區的農戶;此外,水肥的銷路與農作物耕作時期有很大的關係,往往到收割期時,水肥就滯銷,再加上儲蓄設備不敷使用,所以多出來的水肥只有倒棄一途了,據估當時每天全市約產生700噸水肥,銷售2、300噸,其他小量的倒棄在郊區,大量就全倒往基隆河及淡水河了。
水肥隨便丟棄會產生衛生問題,記得兒時與家人到台北圓環吃小吃,父母一定交代不要放香菜,不是不喜歡香菜,原因是香菜沒經過加熱調理,都是放在料理上生吃,憂心寄生蟲污染,而且沒有化肥時台灣都是澆水肥,或把用不完的水肥往河川裡倒,造成農作物或飲用水的污染而感染寄生蟲的比例居高不。
1950、60年代台灣很多人可能都有吃蛔蟲藥的經驗,蛔蟲台語叫「面蟲」,因為感染者,雖然不會有什麼大病痛,有時會胃口不好或肚子痛,就是因為寄生蟲吸走營養導致宿主營養不良、面黃肌瘦,因此被稱為面蟲。現代衛生環境轉好,卻反而有一些時尚人士故意養蛔蟲減肥,也許醫學的技術可以控制得住寄生蟲,可是想到自己肚子裡有蛔蟲,總是讓人「奇摩子」不好吧!
科技進步後出現智慧型馬桶,不過80年代,我住在日本長野縣塩尻市,即使是進步的日本也有城鄉差距,鄉下大都沒抽水馬桶,有一次完事好奇往下看,結果眼鏡竟然鬆脫掉到一公尺多底下,撈也撈不到,直到水肥業者定期來清掃,我的眼鏡也一併被吸出來,慘不忍睹,顏色差點成太陽眼鏡了。
參考資料
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realtimenews/article/new/20160907/943622/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