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人講求方便,食衣住行免不了會和塑料為伍,也由於塑膠成本價格低廉,製造大量「一次性餐具/塑膠袋」等產物,人們在使用這類塑料製成各類器具用畢,如:塑膠袋、塑膠刀叉、碗盤、吸管等,和非塑膠類的竹筷、竹籤,廣泛使用下產生依賴感。
但你知道嗎?台灣號稱「塑膠王國」,據2016年台灣ICC淨灘行動中海洋廢棄物統計,光一年所撿到材質,整體以塑膠類最高,達到90.3%,海洋淨灘廢棄物分析來看,塑膠製品垃圾最為大宗,更嚴重影響海洋生態。
目前台灣垃圾主要以焚燒和掩埋為主,但最恐怖的莫過於焚燒後,產生「世紀之毒」戴奧辛,這恐怖致癌物不僅危害人體(引發致癌物、畸胎、腦部等),也危害自然環境和食物鏈(動物畸胎、腫瘤)。
免洗餐具成習慣 恐增高罹癌風險
外食族越來越多,台灣飲食相繼多元化,生產不少一次性廢棄物,攤商、學校、餐廳外帶,都會提供一次性餐具,好處在於無須清洗碗盤和預防傳染病問題,卻徒增製造大量垃圾。雖環保署早在民國95年公告,學校或公家單位禁用免洗餐具,也推廣至一般攤販,但要全面禁止恐怕還是有難度。
但如果換用「美耐皿」的非免洗式的環保餐具呢?安全問題會提高嗎?攤商落實免用一次性餐具,則用「美耐皿」此種耐摔塑膠餐具,好處在於裝盛湯水、食物不易摔破,且可重複沖洗,只是美耐皿製造的碗盤、塑膠筷、湯匙,並不適合接觸熱食。
這類餐具在40度就能融出三氯氫胺,如果三餐吃外食的民眾使用它裝滾物、酸性食物,長期接觸會降低腎功能與結石風險,刮痕碗盤就要更換,竹筷部分,製作過程添加漂白劑和防腐劑,長期使用會刺激腸胃造成噁心嘔吐或肝功能退化,據《食藥署》新聞稿,楊振昌醫師認為「最好先聞聞看有沒有酸味,避免使用顏色太白或破損發霉的免洗筷」雖自行人體能代謝,但如果代謝力較差的人,還是有可能誘發過敏。因此,享受外食建議自行攜帶環保筷、鐵製、陶瓷便當盒,健康吃也能減少垃圾量。
生物塑膠袋分解慢 「複合材質」勿回收
環保意識抬頭,現今塑膠袋會標榜「自然分解」、「生物分解」, 這些再生類塑膠真的好分解嗎?去年消基會抽查14種標榜可生物分解」塑膠袋,其中10款含PE(聚乙烯),雖它含玉米澱粉或碳酸鈣成分,卻無法真正分解,而是「裂成」小塑膠!
真正可分解的塑膠,會標示都不含PE、PP、PS、PVC四種塑膠材質(簡稱4P),不過所謂「生物可分解」塑膠,需要的分解環境是高溫與高濕或掩埋,才能完全分解,棄置路邊、沙灘、海洋依舊是對生態一大浩劫,也和一般無法分解的塑膠袋並無二致。
參考資料
https://n.yam.com/Article/20170609707729
留言列表